杭州出租汽車行業(yè)改革工作正式啟動,《杭州市深化出租汽車行業(yè)改革的實施意見(征求意見稿)》昨天正式發(fā)布。其核心內容是規(guī)定自2015年1月1日起,該市出租汽車行業(yè)停止收取經營權有償使用金,實行經營權無償有期限使用。此外,改革的下一步將規(guī)范網絡預約出租車平臺。(9月15日《京華時報》) 改革的車輪碾過 “重重阻力”,終于駛進“陽光大道”。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產生,專車在互聯網上馳騁,帶著合法與非法的爭議,成為出租車的“天敵”。早就有人提出,與其說專車是 “駱駝被壓垮前的最后一根稻草”,倒不如說,它很可能成為打破出租行業(yè)長期壟斷與改革特許經營體制的“車鑰匙”,并承載著傳統出租車行業(yè)與互聯網專車一道前行。無論是義烏的改革力度,還是杭州的改革接力,都充分證明了這一點。 城市交通必須站在“互聯網+”風口起飛。專車,成也互聯網,敗也互聯網?進入互聯網時代,由此而催生的新形式、新業(yè)態(tài)都會對傳統相關產業(yè)構成“沖突與威脅”。比如,電商對傳統實體店與傳統銷售業(yè)帶來巨大的挑戰(zhàn),再比如,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鞭策,“如果銀行不改變自己,我們就改變銀行”。專車的出現,也具備“如果出租車不改變自己,我們就改變出租車”的功能。城市交通自然要適應“互聯網+ 時代”。 出租車改革須行駛在“互聯網+軌道”。杭州的出租車改革,首先是向“傳統”告別——經營權無償使用 ,“份子錢”將成為歷史;放開價格管控,把市場的還給市場,讓市場發(fā)揮決定性作用。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“松綁”。其次是向“現代”進發(fā)——其行駛軌跡有了明顯的變化,主要表現在規(guī)范網絡約車。網絡約車成為新常態(tài),必須用制度規(guī)范來適應并引領,其實,這是運用“互聯網+思維”,開拓一條“互聯網+軌道”。 進入 “互聯網+時代”,很多改革都應該從“互聯網+”出發(fā)。一方面互聯網也是深化改革的“原動力之一”,也是傳統行業(yè)與時俱進的“倒逼力之一”;另一方面諸多領域的改革一旦與“互聯網+”接軌,昔日的問題與困難不能說一下子迎刃而解,但至少解決的方向與路徑更清晰更明朗。在(移動)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科技不斷發(fā)展的背景下,改革的睿智必須“上網”,改革的實踐有必要在“互聯網+”上探索與突破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