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5日下午,第四屆華語紀錄電影大會在珠海百年古村北山村開幕。來自全國的電影界大咖、紀錄電影創(chuàng)作團隊、主人公代表及高校學者等齊聚,共赴這場光影盛宴。

本次大會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、中國文學藝術界聯(lián)合會、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指導,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(集團)、中國電影家協(xié)會、中共珠海市委宣傳部主辦,中國電影家協(xié)會紀錄電影工作委員會、珠海傳媒集團承辦,將持續(xù)至10月27日。
6部廣東作品入圍
凸顯時代特色與現(xiàn)實意義
開幕式上,大會公布了作品類及單項類入圍名單。在全國征集的40部華語紀錄電影中,廣東表現(xiàn)突出——6部由廣東機構出品、制作或講述廣東故事的作品成功入圍,涵蓋文化歷史、科學自然、國際傳播三大領域,分別是《中華白海豚》《她是紅線女》《神奇動物在高原》《萬里千尋》《父輩的天空》和《家在澳門》。

其中,《中華白海豚》以港珠澳大橋建設、粵港澳三地承辦十五運會和殘?zhí)貖W會為背景,聚焦雌性白海豚“珠珠”的成長與遷徙,用“自然+人文”雙線敘事,展現(xiàn)生態(tài)保護與人類發(fā)展的共生關系。大會期間,該片還將舉行全國首場點映,銀幕上的中華白海豚(十五運會和殘?zhí)貖W會吉祥物原型)將進一步烘托喜迎盛會的氛圍;《她是紅線女》通過采訪近150位親友和專家、挖掘數(shù)百萬字資料及未公開影像,細膩還原粵劇大師紅線女“忠于黨、忠于粵劇、忠于人民” 的藝術人生,兼具藝術價值與文化傳承意義;《家在澳門》歷時七年打造,以5個篇章講述11位澳門普通人的故事,涵蓋舊城活化、粵劇傳承、武術弘揚等領域,展現(xiàn)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的發(fā)展變遷,生動詮釋“一國兩制”實踐成果與澳門融入國家發(fā)展的進程。


此外,《萬里千尋》聚焦廣州番禺籍藝術巨匠張大千,挖掘其海外藝術生涯與文化傳播貢獻;《父輩的天空》以 “駝峰航線”為背景,還原中外飛行員的英勇事跡與反戰(zhàn)主題;《神奇動物在高原》則揭秘世界屋脊上藏狼、滇金絲猴等動物的生存法則,展現(xiàn)自然之美。



大會活動豐富
多單元助力紀錄電影發(fā)展
本次大會設置多個核心活動單元,包括華語紀錄電影征集推薦、展映研討、主旨論壇、焦點對話、新片推介會,以及“珠海之夜”“榮光大道”儀式、“金海鷗”推優(yōu)盛典暨閉幕式等。豐富的活動將為紀錄電影從業(yè)者提供交流平臺,也為觀眾帶來多元的光影體驗。

◆編輯:陳景藍◆二審:江萍◆三審:趙偉




